6月21日,美军对伊朗三处核设施发动精准空袭,特朗普高调宣称“彻底清除威胁”。而面对早已拥有核武的朝鲜,美国却坚持“外交优先”,仅通过制裁施压。这一反差瞬间点燃韩国舆论。韩国《朝鲜日报》6月23日报道指出,伊朗尚未拥核便遭雷霆打击,而朝鲜六次核试验却未受同等对待,当前政策正由“全面去核”转向“默认维持现状”。韩媒的报道体现出了韩国内部的“不公”呼声,在这样的氛围下,有一种声音被推到台前,那就是美国还会否对朝鲜宁边、降仙等地的核设施实施“有限打击”?
我们都知道,朝鲜已非“核门槛国家”,而是具备洲际打击能力的“事实拥核国”。按照朝方的说法,其“火星-17”导弹可覆盖美国本土,而伊朗最远仅能威胁欧洲。美军评估显示:打击伊朗最多引发局部冲突;但若对朝动武,朝鲜报复可能让首尔、东京乃至洛杉矶沦为“火海”。韩国前国防部次长申范澈警告:“朝鲜短程导弹可摧毁首尔,关岛美军基地也在其射程内。”其实对比伊朗和朝鲜的地缘环境就知道,伊朗孤悬中东,美军可依托沙特、以色列基地发动空袭;朝鲜却深嵌中俄战略腹地。
朝鲜核设施紧贴平壤及中朝边境,一旦打击失误,放射性污染可能波及中国东北,甚至触发大国对抗。西江大学教授成日光指出:“美国空袭伊朗受以色列驱动,而朝鲜背后有中俄撑腰——中国主张缓和制裁,俄罗斯更因军火合作与朝结盟。”美国若复制“伊朗剧本”,无异于在东北亚引爆炸药桶。美国智库长期将伊朗视为“理性玩家”,其报复往往有迹可循(如袭击美军基地前会疏散人员)。朝鲜却让人难以预料,美国国内普遍认为朝鲜领袖可能不计后果发射核弹,而伊朗更在乎政权存续。
这种认知差异让美国对朝策略趋于保守——宁要“可控的核威慑”,也不冒“同归于尽”的风险。尽管部分韩国鹰派呼吁“自主铲除朝核”,但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自杀式赌博:技术上,朝鲜核设施深藏地下,需GUB-57钻地弹(此次袭击伊朗所用)才能穿透。韩国既无此类武器,也缺乏实时定位朝鲜核设施的情报网。战略层面,1993年克林顿曾计划空袭宁边核设施,却因韩国政府强烈反对而搁置——韩方深知自己将是“第一战场”。
如今朝军百万火炮对准首尔,任何误判都可能让韩国经济中枢化为焦土。另外在外交上,若韩国单方面行动,不仅违背《停战协定》,更可能遭中俄反制。中国外交部近期对中东危机的“深感痛心”四字表态,已暗示其反对域外武力干预的立场。而美国“双标”背后,折射出对全球核心利益区的排序。
波斯湾掌握全球石油命脉,且以色列是美国铁杆盟友。伊朗拥核将触发沙特、埃及等连锁核竞赛,动摇美元霸权根基。而朝核问题客观上维系了美日韩同盟,成为美国介入东北亚的“战略支点”。若半岛无核化实现,美军驻韩合法性将受质疑。韩国学者朴元坤一针见血:“美国对朝政策早已从‘全面去核’转向‘默认现状’,只要导弹不飞向关岛,白宫便可容忍。”至于韩国,只不过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的一颗棋子,重要程度还远不如日本。
而对韩国而言,“效仿美国”的幻想终将让位于冰冷现实——首尔距离朝韩边境仅40公里,战争没有“有限打击”,只有共同毁灭。美国对伊朗的“严惩”反证了朝鲜核武器的“有效性”,而韩国的“不公”呼声,不过是霸权棋局中弱者的无奈回响。
#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
配资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