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切实保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,营造健康有序的消费环境,顺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“清单化”管理,建立闭环工作模式,全面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,切实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。
重点部署
以食杂店、小餐饮店、小超市、食品生产企业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为重点场所,对照检查清单,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。
展开剩余64%全面加强监管
执法人员重点检查商家是否使用来历不明未经检验检疫的肉类原料、非食品原料、回收食品等加工生产食品,是否使用腐败变质、油脂酸败、霉变生虫、污秽不洁、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、食品添加剂等。
落实主体责任
夏季高温炎热,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进货台账,查看食品及原材料储存条件,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。要求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,严禁销售“三无”食品、“山寨”食品、过期食品,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截至目前,共检查农村地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583户次,针对发现的问题,当场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整改要求,通过“回头看”检查逐个进行复核,形成闭环管理,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。
供稿:食品流通科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